Monday, 24 March 2025

纪念下我的奶奶

    奶奶昨天(25年3月23日凌晨2点)过世了,享年94岁。我又少了一个血缘上的至亲,从此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都去世了,没有了直系的隔代亲人。

    奶奶和我有40年的缘分,作为长子长孙的我,虽然没在奶奶身边长大,只是过年、五一、十一偶尔去乡下老家去看看。但我在成立长大,去乡下去奶家一直是非常快乐的事情。

  奶奶姓赵,叫凤琴,我也是10多岁的时候才知道的。95年爷爷过世,第一次看到墓碑上爷爷的名字,才知道爷爷叫啥,才问了老爹奶奶叫啥。奶奶说是生在隔壁屯子,上面有3个哥哥3个姐姐,奶奶最小,也最长寿,那几个舅爷好像也都挺长寿的。奶奶不识字,一辈子走出她那个屯子的次数应该都有限。虽然我没见过奶奶的照片,但我觉得奶奶年轻时应该也挺漂亮,而且性格好,也可能是村花级别的人物。怎么嫁给我爷,年轻时候是做什么的,我都无从得知。从我记事,奶奶就在现在的屯子里的老房子,坐在炕头,种菜做饭收拾屋子喂鸡喂猪装苹果。

    奶奶生了3个儿子2个闺女,我爸是老大,听说可能还生过,但没养活。我爷很老实,那时候的生活应该也挺艰苦,拉扯大这么多孩子,能够想象的到,爷爷和奶奶应该是很勤劳的人。他们是最普通的农民,在北方四季分明的节气里,每年固定的播种、浇水施肥、收获、囤菜猫冬。奶奶最不普通的地方应该是把我爸培养成了当地第一个大学生,然后娶了一个漂亮如花的城里媳妇回家。每次奶奶提起我爸考大学的事儿,都眉飞色舞,说农场的老师跑家里来报喜,特别多的人来道贺,我爸上大学走的时候,乡亲来送,和电视剧里赶考或者上学送鸡蛋如出一辙。也可能真的是条件有限,家里也就出了我爸一个大学生,二叔三叔大姑老姑,年轻的时候还是没走出那个屯子依然在做农民,还是后来我爸妈把叔叔姑姑尤其是我们这一代的弟弟妹妹们带到了城里。

据说奶奶种菜是一把好手,好像年轻时也是种菜的。爷爷过世早,大部分印象都是奶奶在家里大雾的炕上。我小时候淘,经常上被垛。奶奶就靠着被垛待着,看电视,抽烟,唠嗑。冬天东北的炕烧的很热,到奶家的炕上我就想睡觉。睡觉我也倚着被垛,也就离奶奶近一些。奶奶家原来养猫,每年三十儿看春晚等赵本山的时候,猫翘着个尾巴回家来,在奶奶专属位子旁边吃饭,这一场景是我对过年非常有象征意义的一个画面。所以我现在特别喜欢养猫。奶奶做饭也好吃,每年过年,吃奶奶蒸的肉,炖的酸菜,都是我过年最盼望的事情。